广西审计一高校获131亿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转化率为零

广西审计一高校获131亿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转化率为零

7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罗海山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广西审计一高校获131亿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转化率为零  第1张

上述报告披露了广西在科教振兴资金审计方面的相关情况。

审计

报告称,广西审计厅对9所区管高校2020-2022年度财政补助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是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79亿元,实施科研项目702个,仅有5个项目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占比0.71%;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

二是高校科技项目立项聚焦重点不够突出。3所高校实施科研项目2075个,其中预算经费10万元以下的论文型科研小课题项目811个,占比39.08%。

三是科研项目结余资金闲置。4所高校科研项目资金净结余6682.28万元长期闲置未及时盘活;2所高校22个科研项目脱离实际需求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预算与实际支出偏差最高达到69.24%,造成914.02万元资金闲置。

延伸阅读:

多地高校宣布上调秋季开学学费最高涨幅达54%

今年的高考录取结果陆续出炉。与往年不同的是,吉林、上海、山东、四川等地高校宣布上调秋季开学学费,涨幅大多在20%-40%,最高涨幅达54%,调整后的学费普遍超过5000元/学年。

四川高校学费同步上调1100元

今年1月,四川省发改委组织召开调整公办高校学费标准听证会。6月,四川省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调整我省公办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的通知》,从今年秋季学年起,将公办高校本专科的文科类和理工类学费同步上调1100元,分别达到4800元/学年和5200元/学年;医学类专业则上调800-1700元,至5800元/学年。

消息发布后,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本科专业学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上调后,西南医科大学根据专业不同,学费有4800、5200、5800元/学年等不同标准。成都理工大学普通类专业有4800、5200、6600元/学年等不同标准,艺术类专业有8000、10000、12000元/学年等不同标准,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有63000、68000元/学年等不同标准。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学费有8000元、10000元等不同标准,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学费有40000元、65000元等不同标准。

吉林高校学费上浮不超过15%

3月17日,吉林省发布《关于吉林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结构性调整的通知》,对学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确定基础学费上限,每生每学年人文科学类4600元,社会科学类4800元,理科类、农学类、体育类5000元,工科类5400元,医学类5600元。同时明确,支持和对接双一流建设,在基础学费基础上,部属高校学费上浮不超过15%,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学费可上浮不超过10%。

上调后,吉林大学学费:普通类学费为4950-7080元/年,艺术类学费有11000、12000元/年等不同标准,中外合作办学类为39000元/年。长春理工大学学费:普通类专业有4600、5000、5060、5280、6820元/年等不同标准,艺术类专业为62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有23000、28000、55000元/年等不同标准。

吉林农业大学学费:有4800个普通专业、5000、5500、5940、6800元/年等不同标准,艺术专业594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5万个、26000元/年等不同标准。

延边大学学费:普通类本科专业有3850、4400、4800、5000、5940元/年等不同标准,艺术类专业有7000、8000、9000元/年等不同标准,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有23000、24000元/年等不同标准。

上海高校学费涨幅最高达54%

华东理工大学,资料图。

4月份,上海市发改委发布《关于优化本市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的通知》,从2023年秋季学年起,取消原一般专业、热门专业分类收费政策,就基准学费标准(每生每学年)而言,文科类最高不超过6500元,理工类最高不超过7000元,医学类最高不超过7400元,艺术类最高不超过13000元。整体显示,公办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由5420元/年调整至7215元/年,调涨达33%。调整后,每生每学年学费平均多支出约1795元。

同一时期,同济大学艺术类专业从2022年10000元/学年上调至2023年13000-14300元/学年。相比以往,该专业学生每年的学费支出至少增加3000元。

华东理工大学发布公告,将部分理科、工程和体育专业新生的学费提高54%至每学年7700元,将文科专业学费提高30%至每学年6500元。

上调后,复旦大学学费:本科专业基准学费预收标准为6500-8140元/学年;住宿费:约1200元/学年。

上海交通大学学费:大部分本科专业基准学费预计收费标准为6500-8140元/学年。

山东高校学费涨幅较小

相比其他省份,山东省2023年秋季高校学费调整涨幅较小。

5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征集规范完善高校学费收费政策意见的公告》,其中本科学校的本专科专业及专科学校每生每学年基本学费标准以下专业没有变动:文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及教育学专业4000元,非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8000元(艺术学理论类及其他按艺术类招生的专业6000元)。以下专业收费标准略有变动: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及教育学中的体育学专业5000元(2022年执行标准为4500元);医学类专业6000元(2022年执行标准为5400元)。

财政拨款减少,高校学费上涨趋势难以避免

奔流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从2013年至2022年,全国已先后有广东、天津、浙江、江苏、河南、辽宁、浙江等21个省市调整了高校学费标准。

据了解,高校经济来源一般是学费、校办企业、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相对来说,普通高校多数依赖学费和财政拨款,如果财政拨款不充足,学费上涨成必然。

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该部财政拨款为1354.7亿元,比2022年减少24.7亿元,主要原因是国家发展与改革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减少。高等教育支出类预算数为1025.6亿元,比2022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减少39.6亿元,主要原因是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减少所致。可见,财政拨款减少,部门支出也在减少。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高校的办学成本日益增加,新的课程、师资力量、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还有教职工工资等各种开支成本的上升,使得高校必须提高学费以维持日常运营,再加上政府补贴减少,高校学费不断上涨的趋势难以避免。

高校花1.3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为零,问题出在哪儿?

广西审计一高校获131亿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转化率为零  第2张

高校花1.3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为零,问题出在实施科研项目多,最终实现成果转化少。

广西审计厅对9所区管高校的财政补助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中发现,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

高校花1.31亿元经费0转化率外,在广西审计厅的披露中还提到,另一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79亿元,实施科研项目702个,仅有5个项目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占比0.71%。

高校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低并不是个别现象。此前就曾有媒体报道称,国内有高校的科研成果超90%,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就被束之高阁,有些项目即使向市场推广,也因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导致项目无法推进。

高校科研的重要性

1、知识创新与学术发展:科研是知识创新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渠道。高校通过科研项目和团队,推动学术领域的不断进步和突破。通过科研,学术界能够不断发展,形成新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推动学科的前沿探索和学术领域的创新。

2、人才培养与教学提升: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高校的科研成果和进展可以有效地与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新、深入的知识和教学资源。同时,科研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重要支持。

3、社会服务与问题解决:高校科研能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高校可以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科研成果还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技术,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

4、学术声誉与社会影响:高校的科研水平和成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优秀的科研成果可以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增强学校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吸引人才加入,进而提高学校整体的声誉和竞争力。

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为0,中国高校专利转化率为何这么低?

广西审计一高校获131亿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转化率为零  第3张

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为0,中国高校专利转化率这么低的原因如下:

1、一是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79亿元,实施科研项目702个,仅有5个项目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占比0.71%;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

2、二是高校科技项目立项聚焦重点不够突出。3所高校实施科研项目2075个,其中预算经费10万元以下的论文型科研小课题项目811个,占比39.08%。

3、三是科研项目结余资金闲置。4所高校科研项目资金净结余6682.28万元长期闲置未及时盘活;2所高校22个科研项目脱离实际需求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预算与实际支出偏差最高达到69.24%,造成914.02万元资金闲置。

4、高校专利转化率是指高等学府在专利成果转化为商业实际应用领域中的效率,它并不只是一个生硬的数字,而是反映了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高校陷入低专利转化率的困境,绝非偶然。首先,高校科研管理复杂,导致科研经费分散无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高校专利转化率的分析

以广西审计厅的数据为例,一所高校获得的1.31亿元财政资金被分配给了862个科研项目,平均下来每个项目仅能获得约15万元的科研资金。与此相对比,素有“专利狂魔”之称的大疆投入了160亿元的研发经费,申请了超过4600个技术专利,每个专利背后的研发投入为347.8万元。

其次,许多高校研究属于基础科学研究,缺乏转化的价值。对于高校来说,申请的经费属于探索性的,但对科学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知识创新成果主要是发表的学术论文,而非专利。

广西高校科研转化率

广西审计一高校获131亿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转化率为零  第4张

广西高校科研转化率如下:

80%

科技成果转化率(the rate of technology transfer),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占科技成果总量的比值。

有专家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概念。关于中吵孝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多少、如何计算等问题,不少专家都表示:“没有统一的计算口径。”升祥稿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率究竟应该谁来统计的问题,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澄表示,最权威的统计部门应该是知识产权局,由知识产权局统计专利交易数据,并估算转化率,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都应该以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为准。

从知识产权局来看,成果转化率就是知识产权交易率。知识产权局在统计科技成果转化率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改进:

强调科技成果转化是好的,但绝不能回到以成果转化率论英雄的时代,不能把从科学到创新的复杂问题简化为一个“转化率”指标,而是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指标体系。

首先应当改革考核机制,提升科学家的诚信意识,考核不要老盯着成果,盯着专利,真正要盯的是成果对现实的效用。其次,应当强化市场约束,使科研面向市场,与市场无缝衔接。

科技成果转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知识产权资产的交易、开发与利用,趋利谋利是技术转移供需双方的根本动力。在市场机制下活跃而高效的技术转移,“得小利者”是技术转移的供需方,“得大利者”是中国乃宴行至全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科研经费审计的问题_浅析如何对科研经费进行审计

  摘 要: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就如何进行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工作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科研经费;审计;财务管理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项目多元化的科研经费来源增加了经费管理的难度
  目前,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及高校自酬的配套科研经费在形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主要来源。现实工作中科研经费的提供部门对经费的使用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类科研项目的使用要求也有不同,这给科研经费管理及核算增加了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加大了科研经费管理及监督的难度。
  (二)对科研财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课题制”是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项目负责人对课题立项、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及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成果等环节进行全程管理。由于有的高校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效益性重视不足,忽视了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导致了科研经费使用的随意性较强。分析原因,有的是对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也有是因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全或者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导致科研投入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三)财务管理及审计监督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对从不同渠道取得的科研经费虽然部分高校采用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但财务部门无法从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有效控制,对科研经费的筹集、使用等全过程运作缺乏了解,项目经费的使用由项目负责人决定,有的财务部门把科研经费当作代管经费进行管理。目前,国家没有专门针对科研管理监督的审计办法,审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的监督职能,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中的漏洞,只能在结题时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事后审计。
  (四)成本核算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与科研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业经费与科研经费的成本相互渗透,从而影响了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的实施。如教学、科研共同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室、水电费等难以严格区分,所以许多高校就挤占事业费。也有的用大量的餐费、提成等与科研项目无关的个人开支占用科研经费,造成了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信息失真。
  (五)资产管理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高校对由科研经费形成的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对电子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国有资产,在课题结题后,有的资产仍滞留在个人手中据为己有。还有,由科研经费形成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学校没有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二、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认真开展科研经费审计
  (一)审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健全性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先行。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制定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制定完善的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从而切实加强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明确对科研、财务及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完善了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学院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如何。规范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审计科研经费预算及经费使用情况
  1.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科研经费预算的有效落实,有利于保证科研活动政策的有序开展,对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进行有效控制,对挤占学校资源和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失控现象进行有效防止,从而加强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度。特别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能否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需要成本,合理制定项目预算;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能否依据项目预算,按照国家和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的规定执行,保证科研经费开支的计划性与合理性。主要检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按批准的预算开支,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支出。
  2.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理。审查各项开支是否按要求据实列支,是否存在预算外支出;是否存在国家和学校明确禁止的消费项目支出,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是否合理;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能否划清科研和教学在经费、人员、设备等方面的相互交叉的问题,能否科学合理的科研项目成本;审查对监督科研项目负责人使用科研经费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借协助科研之名挪作他用,或转入与其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关联单位,审查经费转拨业务是否依据经费转拨批件、项目合同、有效财务凭证办理转拨手续,帐目是否清楚,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合理使用,防止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发生。
  (三)审计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益性
  效益性审计是开展科研经费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部分高校对科研项目不注重管理,对其效益性监督不够,使得项目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益而造成损失浪费。所以为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必须加强效益审计,对学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确定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立项时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估,对已上马项目是否严格管理,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浪费;在结题时是否按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帐手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
  (四)审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
  审查在进行科研项目活动中购置的固定资产是否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专人负责;在科研项目结束后是否及时收回仪器设备,由学校统一管理调配使用;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进行追踪管理;财务部门是否及时将无形资产纳入学校统一核算。
  参考文献:
  [1]谭红梅,张经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1).
  [2]沈煜,佟仁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审计监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9,(7).